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连一方与北京北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大连一方与北京北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首钢对北控的这场同城德比之战,我全程仔细看了。首钢之所以再次赢了,而且比上次的同城对决赢的分数多了不少。
北控对之所以输球,就输在马布里的整场策略过于注重全队的防守,而忽视了进攻。
马布里太知道首钢队是一支特别能防守的队伍。所以他采取的策略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方法。企图以比首钢队更加强硬和严密的防守来遏制首钢队。这一着在比赛刚开始的第一节确实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什么事都怕做的“过犹不及”。由于马布里太强调对首钢队的防守了,在进攻上确乏对首钢内线高大中锋突破办法,因此在中场结束后的下半场(尤其是第四节),一下便陷入了得分荒的窘境。让首钢队逐渐拉大了分数上的距离。而自北控队的邹雨宸受伤后,只剩下王少杰和俞长栋来支撑队内的内线控制。面对北京首钢双塔阵容,他倆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显得很是吃力。而廖三宁和张帆的伤并没有好透,也无法保证高强度的竞技状态。在比赛开始阶段还能投中几个三分球。而北控队光凭廖三宁和张帆的外线得分,并不能保证北控队的分数上的优势。还有就是他倆在远投受阻后,内线的进攻表现平平。防守端更是挡不首钢队高大中锋的上蓝和中投。
由于马布里在这场比赛中,没有吸收上一场输给首钢队的教训,采取了偏重一方的打法,再加上实力上的差距,北控队不输球才怪!
北控81:97不敌首钢,输掉了本赛季第二次京城德比,目前战绩为16胜18负,排名第13位,已经跌出了前12位。争夺季后赛席位的前景不容乐观。
而已经提前锁定季后赛席位的首钢队在本场获胜之后,继续排名第七位。
在本场比赛中,首钢队林书豪休战,新援布朗联手汉密尔顿、吉布森出战。
北控队兰兹博格、哈斯、托罗多维奇三大外援携手,张帆、廖三宁伤愈后再次出战。
首钢队整场比赛都占据优势,四节比分都占据上风,几乎所有技术统计也都占优。投篮命中率虽然略低于北控队,但是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都多于对手,特别是三分球命中球也更多,自然得分效率更高。
全场比赛中,首钢队五人得分上双,另有三人得分在8分以上,可以说是全面开花。而北控队只有三人得分上双,一人得分在8分以上,火力明显不足。
在第三节比赛中,首钢队翟晓川与北控队兰兹博格发生了一些摩擦,裁判分别吹罚了两人技术犯规。由于这两人上半场已经分别吃到了一次技术犯规,所以双双被驱逐出场。
这一变故打乱了北控队的部署。首钢队在此后逐渐占据了比赛的主动。在第四节比赛中,更是打出了一波14:0,彻底锁定了比赛的胜局。
北控没有一套完整的攻防体系,技战术太死板,三分投手都成了防守尖兵了,打五号位外线必须有投手,才能把夹5号位的防守人拉出来,战术太明显对方一下就看出来你们要打什么战术一下就破了,而且三个外援水平太差,也需是教练使用不当,外教对国情不了解,三个赛季了,投手没有,罚篮不准也不知道每天练什么呢。输那么多也不按排投三分战术,还是那样谁拿上球就往篮下钻,换上小外只会听教练的给小外,其他地方有空位也不传,换上大外同样,战术太死扳,所以对方就知道防谁是重点。不说了问题太多了。进不了季后赛也正常,去年和广州比小分,今年和天津比小分,输天津2o多分能比过吗。[打脸][打脸][打脸][打脸]
按照中国足协的要求,中超所有俱乐部都必须在2021赛季之前完成名称中性化。除了甲A时期就已存在的名称,譬如申花、国安、建业等,被视作传统品牌,可以保留,其余俱乐部都要改名,包括8次夺冠的恒大。“大连人”走在了前面,提前一年完成了名称中性化,明年的这个时候,其他需要改名的俱乐部都要完成规定动作,所以,这谈不上“热潮”。
值得谈的是“大连人”这个名称的选择。2019年5月,大连一方足球俱乐部更名为大连人职业足球俱乐部,当时,素有大连足球活字典之称的朱元宝先生就谈到,“大连人队”是有历史渊源的,早在1957年,在全国各地效力的大连籍球员回到家乡,就在体育部门的组织下,以“大连人队”的名义进行表演赛。1992年,以大连队的球员为主,辅以八一队、辽宁队的大连籍球员,又组成了“大连人队”,与日韩的球队进行过比赛。
所以,“大连人”这个名称是有传承的,承载着大连足球的光荣历史。而在大连人队的新队徽中,也充分体现着大连这座城市的足球传承元素。新队徽基本上就是当年万达队徽的改版,让人一眼望去,马上就能想到那个称雄甲A的巨无霸。而在队徽当中,又加入了“1983”,那是大连市足球队成立的年份,后来的万达正是在这支球队的基础上,成立了职业化俱乐部,开创了甲A霸业。
除去改名潮,新政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随着足协新政策的下达,大连一方率先进行了俱乐部名字改名及注册工作,新的俱乐部名称为“大连人职业足球俱乐部”,简称“大连人”。这一中性的,带有强烈地方特色的队名更改,成为了中超球队去商业化的第一步。从更名伊始的新政,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新年新政策
在2019年年末,足协公布的新的中超新政,分别就外援限制、球员顶薪限制、U21及海外服役经历球员转会限制放开、俱乐部名称、俱乐部支出六大项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能够看得出来,本次足协公布的中超新政主旨在于去中超过度商业化的行为,抑制“金元足球”,保障中超及中国足球的有序良好发展。单从改名来看,一切真的会更好吗?
俱乐部改名触动了蛋糕?
过去的中超,充斥着浓浓的商业味。北京国安、广州恒大淘宝、濒临解散的天津权健等等球队,无一不是城市名+赞助企业名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命名。投资足球俱乐部需要的是俱乐部的好成绩以提高投资企业的曝光度,没有比将企业名字冠名在俱乐部名头之上更好的宣传策略了。
这一次更名政策下达之后,俱乐部名称的修改成为了首先可以做到并完成的事情,效仿欧洲足球俱乐部的经验,股权结构优化,俱乐部名称需要更改为中性化的地域特色型的名称,比如今天的主角——大连人足球俱乐部(原名:大连一方)。除了部分老牌球队,具有长时间影响力的球队,其他均要改名。
大连一方,看到名字就知道这是一方集团,改名大连人后,谁还能通过名字想到背后的控股人或是投资人是一方呢?2021年后能看到的都是大连人队,广州人队,上海人队……此举必然会损害到投资人的利益,减少对于球队投资的热情,一个冠名权的取消,会让企业考虑大力投资俱乐部来打广告是否值得,此前国内多个俱乐部花大价钱投入青训及场地建设,今后可能会降温。
不得不动的中国足球政策
中超联赛开始于2004年,迄今已经有16年了。国家曾经也寄希望于大力的商业化,能够带动中国足球产业的发展,但是一年又一年的下来,号称世界第六大联赛的中超赛事,也并未确实的梗中国足球发展带来更多更好的推动力。从2002国足出线到现在,中国足球都止步不前甚至大步后退。
另一方面,中超是个市场化、商业化的联赛,这么多年发展下来,曾经也确实的提高了中国足球产业的需求,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寡头球队的诞生,以及转播费用“5年80亿”到“10年110亿”这样巨大落差的发生。商业价值不断的缩水!
中国足协这一系列改动,有种德国足协的既视感,熟悉却似是而非的“50+1”,熟悉的名称规定。看得出来中国足协这次不止考虑了国内足坛市场化的问题,也参考了其他国家联赛的成功经验。很用了些心思。目前还没看到具体的效果,但是利弊总有平衡,或许这一次的改变,能够将现在踢不过就上外援、“高价养鸡”的现象转变一下,切的改变现在中国足球的疲弱。
个人不看好这次更名“热潮”,原因如下:
第一:更名并非俱乐部自愿,都是足协强制政策,没有一个俱乐部想自愿放弃企业冠名权(国企除外)。
第二:目前的中国足球俱乐部都是赔钱的,投资多赔的多,投资少赔的少,大多数投资人看中的是冠名球队宣传自身的企业和获得一些地方ZF政策上的照顾。
第三:中国职业足球刚发展20多年,中性名字适合欧洲足球,但是适合不适合中国足球还有待调研。
第四:中超更名不是最合适的时间,什么时候中超投资降低了,大多数投资人可以通过俱乐部赚钱了了,这就是更名的最佳时间。
我认为这次足球俱乐部更名“热潮”是中国足球的“寒流”,此政策一出,中国足球才是真正凛冬将至,投资人会对投资足球热情大减,没有多少老板看好投资中国足球是赚钱的。
希望足协不要强制俱乐部更名,以自愿为主,新成立的俱乐部可以强制使用中性名称,或者俱乐部更换法人必须改用中性名称。
关键看这个改名运动能坚持几天,当年不也有上海国际吗?上海国际可能叫了一年就改名了。中国足球的最多缺点就是朝令夕改,如果中国足球有一样好政策能坚持到底,国足早就牛逼了。
足协仲裁委员会和足协纪律委员会一样,同属于中国足协下设的12个专职委员会,同样由法律界人士与体育界专家组成。
根据2009年颁发的《中国足球协会仲裁委员会工作规则》,足协仲裁委员会是中国足球协会处理行业内部纠纷的仲裁机构,独立审理案件,且实行一裁终局制度。
那么,足协仲裁委员会的工作范围有多大呢?《中国足球协会仲裁委员会工作规则》第五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受理下列案件:1.对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且允许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2.会员协会、足球俱乐部、足球运动员、教练员、经纪人相互间,就注册、转会、参赛资格、工作合同、经纪人合同等事项发生的属于行业管理范畴的争议;3.仲裁委员会认为应当受理的其他争议。
可见,关于裁判误判的问题,如果当事人对“纪律委员会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且允许申请仲裁的”,足协仲裁委员会是会受理的。2009年6月份中超联赛那场著名的“京津之战”中,主裁判万大雪在90分钟内不可思议地出示了8张黄牌和1张红牌。赛后,泰达俱乐部方面就向中国足协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诉,称“万大雪在本场比赛中的错判、误判、漏判达9次之多,这充分说明该裁判的能力与水平低下,并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
不过,目前大部分国家的职业联赛和国际赛事都不会公开对裁判的处罚决定,可以说,裁判的“内部处罚机制”已经在职业联赛中成为共识。需要指出的是,不公开处罚并不代表不处罚。当裁判出现误判的时候同样会受到中国足协的“停哨”或者降级到低级别联赛执法的处罚,根据误判的严重程度“停哨”处罚程度也会有长短之分。《中国足球协会仲裁委员会工作规则》第十一条中也规定,“仲裁庭审理案件,可以视案件的不同案情,采取开庭方式审理,也可以采取不开庭方式审理。采取开庭方式审理的案件,除仲裁参与人外,其他人不得参加。”
执法今年中超第13轮广州富力对阵上海上港比赛的主裁判周刚,和在那场比赛中出现越位明显误判的第一助理马济,随后就被“降级”到中甲执法大连一方对阵北京北控的比赛。时隔3轮中超比赛之后,直至第17轮才重新出现在中超裁判员执法名单中。
有意思的是,就在几天前,中国足协官网首页右上角悄然出现一个“仲裁入口”按钮,点击进去是中国足协仲裁委员会的信息公告页,包含有“案件受理组庭公告”和“开庭公告”两个栏目,“组庭公告”栏只有一条信息,告知已收到张稀哲提交的与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的纠纷仲裁申请书及附件,“开庭公告”则是空白。
2017赛季中超第27轮北京国安与重庆力帆的比赛中,国安队长张稀哲因恶意推搡对手染红,并招致足协禁赛12场的重罚,有舆论认为处罚过重,国足主帅里皮也在公开场合为张稀哲求情。据悉,国安事后也进行了申诉,张稀哲专门向纪律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文字材料,诚恳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在中国足协过往的处罚中,减刑甚至取消纪律委员会的处罚并非没有先例。2010年,效力于陕西队的孙继海因比赛中质疑裁判行为遭到处罚,被处以3场停赛。处罚公布后引起了陕西俱乐部和球迷的强烈不满,该俱乐部高层随即飞赴北京向足协提出申请复议。最终,孙继海、比赛主裁何志彪及第四官员等当庭对质后,经过仲裁委员会复议,孙继海申诉成功,成为中国职业联赛历史第一位被处罚后通过申诉而撤销处罚的球员。
附中国足协仲裁委员会名单
主任:李援
副主任:周明
委员:姜栋、陈聪、王祯、张士忠、王一、孙磊、黄世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连一方与北京北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连一方与北京北控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